男女主角分别是郭祖深萧衍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畅读全文南津校尉》,由网络作家“江雪斋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!这里有一本“江雪斋”创作的《南津校尉》小说等着你们呢!本书的精彩内容:洽,也算颇有些私交。数年历练,使得郭祖深在两国交兵的戎事之外,对缉捕盗匪也颇有心得;主持地方军政,为人也变得深沉了许多。转眼,郭祖深已在钟陵呆了近四年,而谢举已经任职豫章十年之久。普通六年,发生了郭祖深意想不到的大事。豫章王萧综,在统兵去彭城迎接北魏宗室元法僧归降之际,竟然弃军北逃,投奔了敌国。震惊、失望、伤心、愤怒,......
《畅读全文南津校尉》精彩片段
豫章郡,多山,常有贼人犯案之后躲进大山或是啸聚山林。
成为豫章王封国后,主持地方政务的最高长官就是豫章内史。
担任豫章内史的谢举为政宽省,颇得地方百姓爱戴,也感化了一些盗匪弃暗投明。
所谓盗匪,其实多有不堪压迫的百姓,能过安生日子,是不愿作乱的。
不过,也有些极恶之徒,依旧为害民间。
到郭祖深出任钟陵令,谢举已经在豫章任职七年。
钟陵县毗邻豫章郡城,来往方便。
到任之后的惯例拜访加上后来汇报工作,郭祖深多次前往郡城拜谒谢举。
谢举也多次亲来钟陵回访郭祖深,封国辖内追捕盗匪之事,不论是否在钟陵境内皆委任给郭祖深负责。
郭祖深的刚正威严和谢举的待民宽省倒是相得益彰,将豫章治理得井井有条,百姓安居乐业。
日久天长,谢举与郭祖深相处的甚为融洽,也算颇有些私交。
数年历练,使得郭祖深在两国交兵的戎事之外,对缉捕盗匪也颇有心得;主持地方军政,为人也变得深沉了许多。
转眼,郭祖深已在钟陵呆了近四年,而谢举已经任职豫章十年之久。
普通六年,发生了郭祖深意想不到的大事。
豫章王萧综,在统兵去彭城迎接北魏宗室元法僧归降之际,竟然弃军北逃,投奔了敌国。
震惊、失望、伤心、愤怒,交织在一起,最终化为怒不可遏。
皇帝将豫章王生母吴淑媛囚禁于冷宫,削去豫章王萧综及世子萧直爵土,除其一脉属籍,改其姓为“悖”氏。
郭祖深有些莫名,也有些惋惜。
皇帝诸子,包括太子萧统在内,郭祖深都觉得不是偏文,就是偏武,唯有皇次子萧综,最像皇帝,文武兼资。
虽然,关于萧综身世的流言,郭祖深也有所耳闻,但总不能为了个流言就叛国投敌吧?
但这等大事,还轮不到郭祖深这个小小的钟陵县令去操心。
豫章王的变故,引发了豫章的人事变动。
这日,下人来报,长官谢举来访。
郭祖深连忙正了正衣襟,郑重出迎。
宾主坐定,谢举也不兜圈子,开门见山。
“朝廷征召我回京,出任选部。”
郭祖深拱手祝贺。
“内史任职逾十年,政绩有目共睹,升任选部,也是理所应当。”
谢举没有把这客套话放在心上,微微一笑。
“客套话就不说了,郭兄,可知‘京城四公子’?”
郭祖深闻言,不禁怒气勃发,拍案而骂。
“什么‘四公子’!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,纨绔而已,鱼肉百姓的蠹虫!”
这建康的“四公子”是指临川王之子——西丰侯萧正德、乐山侯萧正则兄弟,名将夏侯夔世子夏侯洪,国舅董当门世子董暹。
梁武帝萧衍宽待高门豪族、功臣贵戚,权贵子弟在京城横行不法,尤以此四人为最。
四人臭味相投,招聚亡命之徒,公然杀人越货,戏称为“打稽”,奸淫掳掠,无恶不作,却恬不知耻地自比战国“四公子”,自称为“建康四公子”。
京城百姓恨得咬牙切齿,私下皆呼之“京城四凶”。
呷了口茶,放下茶盏,谢举正色道:“返京后,我欲为国除害,郭兄可愿助我一臂之力?”
“但得便宜,为国除害,义不容辞!”
郭祖深慨然允诺。
送走谢举,郭祖深回到书房。早不似当年那般冲动的郭祖深,谈起“京城四凶”时的暴怒,多少有些做戏。
谢举这是有公报私仇的嫌疑。
与郭祖深出任钟陵令几乎同时,京城发生了一桩惨事。
建康城中,长乐公主府发生火灾,临川王萧宏之女——长乐公主不幸罹难。
萧宏痛失爱女,哀伤过度,以致病倒。
可是,没有不透风的墙,事情真相慢慢泄露。
原来是萧宏第三子——西丰侯萧正德一直觊觎异母妹妹的容色,趁驸马谢禧奉皇帝敕命离京办事,前往公主府行强奸之事。
事后,把妹妹掳回自己府邸,对外诈称是新娶的“柳夫人”。
为了掩盖罪行,一把大火烧了公主府,更偷梁换柱,杀了公主的贴身侍女,换上公主服饰,冒充顶替。
尸身烧为焦炭,只能通过随身饰物来判断身份,一时竟骗过了京中众人。
骗得过一时,岂能骗得了一世。
萧宏听到风闻,气得拖着病体,带着王府卫士到萧正德府邸搜寻,果然找到了所谓“柳夫人”。
萧正德得到弟弟萧正则通风报信,提前逃走,一路叛逃去了敌国北魏。
萧宏找回爱女,而“柳夫人”已经怀了萧正德骨肉,不久,生下个儿子。
萧宏的嫡长子萧正仁早亡,没有子嗣。
次子萧正义也无子。
三子便是萧正德,这是萧宏的长孙。
木已成舟,萧宏只有认了,还得继续帮着遮掩。
派人到北边传信,让儿子回来,亲自陪着去向皇帝请罪,只是请叛逃的罪,还得编个说得过去的理由。
皇帝斥责了萧正德一番,然后就像没事发生一样,恢复了萧正德的封爵。
事情真相已在京城公卿权贵间传开,谢家沦为众人的笑柄。
只是都瞒着“圣天子”。
其实,有制局监替皇帝监控臣民、百官,皇帝怎会不知。但表态就要处置,处置骨肉至亲,是萧衍最不愿做的事,不如装聋作哑。
长乐公主的驸马谢禧正是谢举的嫡长子。
若是当时发作,除了自取其辱,并不能把临川王父子如何。
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。
谢举父子选择隐而不发。
在豫章隐忍多年,谢举返京担任吏部尚书,复仇的机会来了。
说是对付“京城四凶”,谢举真正的目标是萧正德。
郭祖深终于明白,为何一等高门出身的谢举对自己这个寒门出身的下属青眼有加,刻意笼络,原来是为了如今。
不过,这些权贵子弟横行京城,残害百姓,郭祖深早就想对付他们,苦于没有机会。
若是要选边,郭祖深宁愿选择有私心,但仍算得上清流的谢举。
新官上任三把火。
新任吏部尚书谢举到任后,给皇帝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改革南州津。
改南州津为南津校尉,提高俸秩、职权,严查关防。
谢举不愁皇帝不答应。
与敌国北魏相比,南朝历代对商业都采取宽松政策,促进了商业蓬勃发展。而商业的发达,让关津收入成为了南朝财政收入中的重要一环。
关津一般归属太府卿管辖,收入归国库,而南州津的收入却划入南塘邸税范围,归属少府卿管辖,也就是皇帝的内库。
控扼秦淮河口的石头津离京城最近,但石头城是建康防务的重要要塞,巡查森严,走私、夹带一般不敢走这里。
权贵、不法之徒的走私、夹带大多是走南州津。
南州津就是采石渡,位于建康南面,离着京城有段距离,查禁没有那么严格,却又是沿江上游的重要渡口。
但在这里搞鬼,就是往皇帝的钱袋子里伸手。
而且,近年来,大江上游,江匪日益猖獗,阻塞江路,严重影响了关津收入和物资转运。
推动皇帝改革南州津的动因足够。
人选上,郭祖深是襄阳旧人,忠心耿耿,加上抬棺上疏那件事,忠诚和刚正都毋庸置疑。
举荐他来担任这个职务,皇帝必然也会满意。
京城“四凶”敛财手段很多,但有大量私货、夹带也要走南州津,甚至他们和江匪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卡住这里,就能顺藤摸瓜。
新设的南津校尉不归属地方,有独立管辖权和执法权,能够不受地域限制进行稽查、追捕,只要有了线索,就能跨境追查。
就在郭祖深得到消息,暗挑大拇指,赞叹谢举到底是久历官场、老谋深算之际,皇帝的敕命到了。
郭祖深被任命为首任南津校尉,加云骑将军,俸秩二千石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