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旺仔小说网 > 现代都市 > 赶海:我能看到提示短篇小说阅读

赶海:我能看到提示短篇小说阅读

张耀华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都市小说《赶海:我能看到提示》目前已经全面完结,张耀华阿辉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,作者“张耀华”创作的主要内容有: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,还一事无成,相亲遭人嫌弃。他放假回渔村赶海,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,金手指到账。从此,龙虾、青蟹、石斑鱼,大黄鱼、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。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、玳瑁、龙涎香、沉船宝藏……......

主角:张耀华阿辉   更新:2024-08-22 06:16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耀华阿辉的现代都市小说《赶海:我能看到提示短篇小说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张耀华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都市小说《赶海:我能看到提示》目前已经全面完结,张耀华阿辉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,作者“张耀华”创作的主要内容有: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,还一事无成,相亲遭人嫌弃。他放假回渔村赶海,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,金手指到账。从此,龙虾、青蟹、石斑鱼,大黄鱼、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。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、玳瑁、龙涎香、沉船宝藏……......

《赶海:我能看到提示短篇小说阅读》精彩片段


回去的途中,张耀威忽然发现,水旺他们没跟上。

“没事吧?”

“掉头回去看看。”张耀华开口道。

于是,两人驾驶渔船掉头。

“喂!怎么回事?”

水旺头疼道:“扑街了,船坏了。妈的!差几万元,质量就差那么多吗?”

昨天其实就坏过一次,但不是什么大问题,所以水旺就没放在心上,没有找到专业的维修工维修。

如今,彻底死火。

他不敢想象,要是自己一艘渔船单独出来,忽然在茫茫大海坏掉,是什么后果。毕竟他们这种小船也没有定位之类,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路过的船只。

“我看看。”张耀威跨过去。

“你又不懂修,看了也是白看。”

嘴上挑刺,但水旺还是让张耀威到驾驶舱查看。

阿辉和张耀华看到张耀威将里面用手拍了一遍,均是无语。

你以为是以前的电视机吗?雪花屏的时候,拍几下就能变好?

“不行,修不好。”张耀华。

阿辉差点笑出来。

你这就算修了?

秀呀!

“准备拖船吧!”张耀华则说道。

还能怎么办?用他们的船在前面拖回去咯!

“好在我备了一桶油,否则真不知道能不能回去。”张耀威表示。

他们的船,马力本来就不大,还要拖着一艘几乎满载的同等型号渔船,肯定会很吃力,很烧油。

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!拖一艘船很容易。

比如港口那些超大型集装箱船,进港的时候,可能就要用到一艘小船去推动,或者牵引。港口的拖船,体型比集装箱船小几百倍,却能轻松拖动。

其实不一样的,港口的那种拖船看着很小,但高达上万马力。

人家本身就是专门为拖动大型船只设计的,结构也特殊,号称海上牧羊犬。

水旺他们拿出一捆绳子,将自己的船头和张耀华他们的船尾绑在一起,两船相隔十多二十米,不能完全挨着。

拖着一艘船,速度慢了很多,跟拖拉机一样。

等他们回到渔村,天色都降下来。

让张耀华他们意外的是,不仅大良在,两家的家人都在小码头等待。

“今天怎么这么晚?出了什么事吗?”大良有点委屈,为了等你们,他在这里喂蚊子,手脚已经被叮咬了好几个包。

看到阿辉他们的船被拖着回来,就知道船出了问题。

水旺的老妈一脸紧张:“怎么回事?”

两家看到儿子这么晚还没回来,都有些担心,出海前千叮万嘱,小渔船不要跑太远。要知道,两家的第二代都在船上,要出了事,直接就是断代了呀!

“妈,我们没事。就是船坏了,好在是跟阿华他们一起出去的。”阿辉安抚道。

水旺则说道:“要不是今天收获不错,就亏大发了。”

大良听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,连忙问道:“都有什么?”

张耀华的父母见儿子平安归来,均松了口气。

跟大海讨吃是有风险的,这一点他们很清楚。

也正是如此,见大儿子有读书的天分,家里吃糠咽菜都要送他去读大学,就是希望他以后干点其他事业,不要干这祖传的行当。

“以后还是得组队出去。”张父说道。

在大海上,多一艘船就多一份保障。

其他人深以为然。

见良哥眼巴巴的表情,阿辉告诉他:“我们捕捞了几千斤带鱼,良哥吃得下吧?”

“啊!都是带鱼?”大良多少有些失望。

带鱼的捕捞量很大,市场几乎是饱满的,很难卖出高价。最近几天,带鱼都是十五元以下。

这种鱼不好卖呀!

他们鱼贩子不怎么喜欢这种捕捞量大的鱼。

“华哥他们弄了三四千斤的河豚,稀缺货。”水旺爆料。

除了张耀华几个出海的知情人,其他人愣住。

河豚?三四千斤那么多?

大良脸上肉眼可见的笑意弥漫整张脸。

“我看看。”

他马上往张耀华的船走去,对水旺家的几千斤带鱼兴趣不大的样子。

然而,东梅婶还是很高兴。

带鱼即便卖十块钱一斤,几千斤也是几万元呀!儿子跟着阿华混,真的是时来运转。

水旺懊悔地述说着过程,早知道就应该跟在华哥身边,错过了捕捞河豚的机会。

“都怪大哥……”

还没说完,阿辉往他踹了一脚:“要脸吗?是你开的船,跟我有个屁关系?怪我?我看你是找打。”

最高兴的,无疑是张耀华的父母,以及阿珍。

这四千斤左右的河豚,价值二三十万呀!

张父不得不承认:“你小子就是天生的打渔人,书是白读了。”

老妈瞪他一眼:“什么叫白读?前面的海螺,不读书能认识?多读书才能长见识,像你一样,一辈子就这样了。”

“我这辈子挺好的呀!让养我的人安享晚年,将要养的人养大。”张父给自己点赞。

大良从船出来,兴奋地举着拇指说道:“阿华,还得是你们呀!近几天我们这里的河豚是70元左右,我给72,都卖给我吧!”

张耀华两兄弟还没开口,他们老妈就讨价还价了。

中国大妈讲价,那是相当惨烈,何况还是张耀华老妈那种谈价高手。

张耀华给大良投去“自求多福”的眼神。

果然,很快大良就被谈得生无可恋。

“婶子,75元我是真的赚不到钱了呀!怎么也得给我喝口汤吧!我就挣点辛苦钱。”

……

最后,河豚让大良以75元的单价收购。

而水旺的那些带鱼,大良只愿意给12元,多一分都不要,态度非常坚决。水旺一家也清楚,市场上的带鱼实在太多,很难卖出高价。

在大家的帮忙下,把鱼获称了一遍。

河豚4052斤,带鱼7580斤。

张耀华两兄弟收入303900元,而水旺他们进账90960元。

两家都很满意。

还剩下些杂鱼、海蟹、海虾等,张耀华他们提回家自己吃。

水旺把那三十几个九节虾往张耀华的桶里一倒。

“这虾没几个,我家懒得弄。”

九节虾的虾身上有一深一浅的横向纹路,煮熟后有明显的九节白色花纹,故得其名。

这种虾上水后,它会吐出分泌物,令自己死亡,让喜欢尝鲜的人不得染指,颇有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“的英勇壮烈。

大概是因为喜欢“自杀“的个性吓怕了渔民,九节虾多为野生,人工养殖的少,再加上当造期产量也不多,所以这种虾的价格也比较贵。

没等张耀华他们拒绝,水旺就提桶跑了。


大伯家并不远,三百多米的距离,位置好,靠近村道。

大伯娘生得多,五个孩子,但男丁稀薄,前面四个都是女孩子,一直生出男丁才罢休。

这种情况在南方的乡下并不罕见,没有男丁会让人笑话的,而且香火也不能延续。

“大哥,我刚去找你,二婶说你去镇里了。”四妹张婧露看到张耀华上门,立即跑过来帮忙提东西。

她是排行第四的女孩,上面有大姐张婧雨,比张耀华小一岁的二妹张婧雪。

排第三的,是张耀华的亲妹张婧芸。

五妹也是大伯家的,叫张婧霜。

老幺自然就是堂弟张耀武了。

几个妹妹读书都不多,像这个四妹,也是读完高中就进厂打工,勉强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。

而大姐和二妹则是初中就辍学。

老幺张耀武读书不怎么好,可家里还是砸锅卖铁供他上大专。

大伯也是没法。

张耀华庆幸,他的弟弟妹妹很多,但相处融洽,没有那些狗屁倒灶的事。不管是亲妹,还是堂妹,好像都比较黏他。

这有张耀华读书好的缘故,从小到大,这些弟弟妹妹就让各自爸妈灌输了向大哥学习的思想,以大哥为光荣标杆。

“找我干嘛?你放几天假?”张耀华问道。

“大哥,你捉到大鳘鱼的事,全村都知道了。还有人又去抽干那个水潭,大哥,卖了多少钱?我想换台新手机,这台手机总是卡,还差点钱,大哥支持一下呗!我放假五天。”

她们进厂打工本来就工资不高,每个月还要上交一半左右给老妈,自然也就没什么钱。

张耀华习惯了,这些丫头从不跟他客气的。

“差多少?”

“三千多的手机,还差两千左右,借我两千嘛!后面两个月,我一个月还你一千。”

张耀华无语,这是差点?

“好,等下转给你。”

“嘻嘻!多谢大哥。对了,阿公现在心情不好。”她赶紧透露个信息。

“干嘛了?”

“跟人下象棋输了呗!总之,你小心点,刚才老幺喝水大声了点都被骂了两句,家里的狗也被踢了一脚。”

张耀华狂汗。

好家伙!

阿公那臭棋,他是清楚的,输出全靠吼。严格来说,村里的老头就没有几个厉害的,又菜又爱玩,下个象棋跟打仗一样。

悔棋、换棋、偷棋等下三滥的手段倒是层出不穷。

不止如此,围观的老头同样激动,有时候甚至会打起来。

张耀华走进屋内,大伯娘迎面而来,笑道:“阿华来啦?怎么还提东西?听说今天相亲了,怎么样?”

说着,她还朝老爷子的方向努了努嘴,示意张耀华去哄一下。

张耀华郁闷,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?

能不能别提相亲了?你还是我的好大伯娘。

“这是给阿公的营养品,都是些人参之类,大伯娘你有空就煲一点。相亲黄了,人家没看上。”

屋内的五妹,以及老幺都纷纷打招呼。

大姐和二妹早就嫁人。

大伯也没在家,他跟人合伙搞养殖。说是合伙,其实也是帮人打工。人家出资,他出人工管理。亏了的话,算人家的,赚了钱就七三分,人七他三。

前几年还不错,每年挣个几万,十万左右不成问题。

然而,最近两年不行了,行情不好。加上去年因为台风的原因,合伙人损失惨重,而大伯一年也算是白干。

老爷子还在生闷气,瞥了一眼大孙子,并不说话。

张耀华走过去:“阿公,我听说王老头下棋不讲武德。”

这正好说到了老爷子的心坎上。

他马上精神起来,附和道:“可不是?那老家伙偷了我一个车,不然,他能赢?也就……”

一下子找到了申述对象似的,老爷子滔滔不绝地爆料,口沫纷飞,全是人家卑鄙、下流、无耻。

旁边的张耀武等人嘴角抽了抽,差点笑出来。

下棋都走火入魔了吧?

“我早说,王老头棋品不行,下次别跟他玩了。阿公,最近去卫生院检查了吗?”

“检查什么?我没病去什么卫生院?”老爷子将心里的话吐出来后,舒服多了。

得!有病的人总说自己没病,就像醉了的人说自己没醉,罪犯说自己冤枉一样。

“没病也去检查一下嘛!不然我们买的农村医疗合作不是浪费了吗?我都是每年体检的,反正公司报销。”

农村合作医疗,从张耀华读中学的时候就开始。

那时候,政府为了普及这个医疗项目,甚至将任务分派给老师。

张耀华就是在数学老师的劝说下,拉着阿公阿婆一起,购买了农村医疗合作。

刚开始的时候,一个人一年只要10元,张耀华心想,这也买不了上当,买不了吃亏。

谁知这玩意不断涨,到今年,已经涨到380元。一家如果有十口人,每年就得投入3800元。

很多人都开始放弃了。

毕竟农村很多家庭一年收入也就那么点,靠种地挣多少万,根本不现实。

另外,这报销和以前也不同。

以前你如果没在医疗上消费,会送板蓝根、夏桑菊、红枣等药品,算是弥补。

而现在,每个医院的报销比例不一样,要有条件的。

“不去,又不全报销,还是要给钱的。要我说,咱也别交钱了。我们一大家子,每年好几千砸进去。”老爷子说道。

大伯娘则告诉张耀华,镇里卫生院是根据医疗费分级报销的。

比如300以下的医疗费,人家只报销百分之三十。300到2000元的,报销百分之七十。超过两千的话,报销百分之五十。

家里如果有长期的病号,购买农村医疗合作项目还是划算的。

“我们村今年有一大半说不交费了。”

有些家庭,人家一年到尾就有点感冒发烧,随便吃点药就能好,真没必要交那些冤枉钱。

原本这是一项惠民措施,如今成了一部分农民的负担。


舔舐好伤口的张远航,又想出去玩。

“我布置的作业做完了?后天能不能去动物园,就看你这两天的表现了。”张耀华提醒他。

一听到动物园,张远航乖乖去打开书包。

阿珍露出笑容,感觉还是他大伯有办法,让那小子心甘情愿学习,而且不能敷衍那种。

另外,有学习机的帮助,也省去她很多精力。尤其是读拼音,她自己都读不准,让她教孩子,实属有点为难她了。

而辅导作业的工作,也让大哥接了过去。所以,她现在其实轻松了很多,情绪明显好转很多,对养胎有好处。

以前,她真感觉自己要气得肝疼。

大哥在家是真的好。

赚钱的事先抛开不说,仅仅是帮她辅导儿子,让他学习,阿珍都非常乐意大哥留在老家发展。

她去切了两个苹果,是阿辉带来的。

“现在吃个苹果都削皮,我们以前,连苹果核都吃干净。”老妈说道。

阿珍:“妈,不一样的。现在的苹果好多打了蜡,吃了不好。”

本来她也不太相信,毕竟苹果才多少钱呀?给每个苹果打蜡,是多蛋疼的操作?不要钱的吗?

但有一次,张耀威在她眼皮底下刮了一层蜡下来,她后面吃苹果都是削皮,不敢直接咬着吃了。

张耀华笑道:“苹果打蜡,确有其事,但也不全是。苹果本身就有一层果蜡,对苹果的水分和风味有保护作用,但那层天然的果蜡一擦就掉。

商贩为了苹果更好看,也会打蜡。但一般是打食用蜡,国家允许的,吃进肚子也没太大毛病。

当然,以防万一,最好就削皮啦!”

张耀华听说,打食用蜡不可怕,最怕就是用工业蜡,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。

“苹果都打蜡,真是缺大德。”老妈子骂道。

张耀威笑而不语,早就生气不起来了。现在的食品,还有多少是安全的?真的很难找到。就说我们的海鲜,那些养殖的,有多少是喂药长大的?

别人不知道,自己生活在海边的人,难道没有耳闻吗?

哥哥在学习,妹妹不能闲着,张耀华开始教萱萱认字,四岁的孩子了,是应该开始认字。

小丫头扯着四眼仔一起。

可怜的狗崽子,才刚断奶没多久,就被逼着一起学习,直打瞌睡。

一时间,家里风平浪静。不像平时,只要张远航在家,几乎都是鸡飞狗跳的,没有一刻安宁。

两个钟头后,阿辉来了。

“好了,今天学到这里,明天继续。”张耀华放过小丫头,让她带四眼仔出去玩。

老妈去把冻好的西瓜拿出来一个,给大家切几块吃。

就跟东梅婶很喜欢张耀华一样,他老妈也喜欢阿辉。不管是张耀华,还是阿辉,以前都是乖孩子的代表。

“刚才碰到阿龙了。”阿辉跟张耀华说道。

“是吗?我回来几天了,也没看到他,他怎么样了?”

以前,他和阿辉,以及阿龙可谓是村里的三人组,关系铁,但阿龙比较叛逆,经常被他家老子满村子撵。

“头秃了。”阿辉笑道。

张耀华愣了愣,有点不敢想象。

要知道,以前阿龙可是杀马特的代表呀!那一头奇特的头发,放在他们初中、高中时期,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。

想到阿龙那头发,一股葬爱大帝的气息就扑面而来。

三人组里面,读书成绩最好就是张耀华,最差是阿龙。但如果论卖相,最帅是阿辉,颜值最低是张耀华。然而,论谈女朋友,最厉害是阿龙,初中就拍拖,高中虽然不在同一座学校,但张耀华知道他经常换女朋友。

他就纳闷了,那些女的,到底看上阿龙那货什么?

那一头的杀马特吗?

如果是阿辉,他也就认了,阿辉长得确实最帅。哪怕是现在,这家伙还是老帅哥一枚。

张耀华是大众脸,丢进人群找不到那种,不能说长得对不起观众,但确实没什么特点,让人看过之后没什么印象。

“头秃了?”张耀华感觉有些突然。

阿辉苦笑:“你是没看到,那家伙又找了个女的,看着估计就二十四五岁,长得还挺漂亮。”

张耀华瞪大眼睛。

“真的假的?”

不是,他那引以为傲的头发都没了,是怎么吸引雌性的呀?

他妈凭什么呀?

张耀华心态有点炸裂。

“看他的样子,似乎在吃软饭,你说那些女的,到底看上他什么?”阿辉真的想不明白,太魔幻了。

要说那家伙有钱,也就还说得过去。

但阿龙穷得好几次跟他借钱,真他妈离谱。

一个单身狗,一个老光棍直呼苍天不公。

为什么美女都喜欢将青春交给黄毛?

聊着、聊着,就聊到了正经事。

阿辉告诉张耀华,他和水旺也打算买一艘船,到时候跟着出海捕捞。

“可以呀!这样好,万一出了什么状况,也互相有个照应。”张耀华说道。

有能力了,当然也希望关系好的人一起发财,过好日子。

那些说“怕兄弟吃苦,又怕兄弟开路虎”的,是关系还不够好。

再说了,张耀华不怕身边的人比他更富有,毕竟金手指在他身上呢!其他人怎么可能超过他?

找个机会,他甚至想把妹夫也喊过来。

亲妹嫁到广西,在老家种点甘蔗之类,过日子没问题,但要发大财就有些扯蛋了。再说,种甘蔗其实是蛮累的活,也并不轻松。

见张耀华没有纠结、为难等,阿辉松了口气。

没有变,还是以前他认识的那个阿华。

没过多久,张耀威回来了。

他已经把明叔家的渔船拿下。

“水旺去镇上问,村里的人都知道他最近几天发了财,所以价格不肯低。”张耀威跟自己大哥和辉哥说道。

人家都知道你有钱,怎么可能还便宜卖给你?

但也问题不大,镇里大把二手渔船等待买家。

捕捞行业越来越不好混,有钱的人看不上,人家转行去干点别的不好吗?没钱的又只能干瞪眼静看,所以大量的闲置渔船等待出售。

阿辉跟张耀威请教了些孩子入学的问题,毕竟他家勇仔明年得送去上学了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